相學

觀面相

主要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臉部五官、骨相、氣色等特徵,來推斷其性格、運勢、健康、福祿壽等生命軌跡。這套技法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與系統結構,既重「形」亦察「神」,更講究「氣」與「勢」的流動與和諧。

「相由心生,心正則相善」


觀手相

手是氣血運行的末梢,掌中筋絡、色澤、紋理皆為內在氣機的投射。所謂「氣動則紋生,氣滯則紋亂」,因此手紋、掌丘、掌色都可見一人之氣運、神采與運勢變化。古人認為五指代表五行、五嶽,掌中諸丘(如太陽丘、水星丘等)代表星曜宮位;掌紋(如智慧線、生命線)是命運流轉的符號語言。
換言之,手相就是一套映照天命的符號系統,透過「觀象知命」,找到與命運對話的入口。

「手為心畫,相為命跡」


觀骨相

在《黃帝內經》《麻衣相法》中都提到:「骨重則氣盛,骨貴則命貴。」這裡的「骨」非單指物理重量,而是講骨格之形、節之高低、骨之隱顯、比例之和諧。
這些構成了每個人命格的外顯輪廓。在古代相法中,所謂「仙骨」、「王骨」、「文骨」、「武骨」,其實是將一種命格氣象具象化在骨形之上。

「骨相之道,藏氣於形,映命於骨」